高职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职教本科专业建设)
原标题:高职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职教本科专业建设)
导读:
黑龙江省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1、贯通培养模式的核心机制一体设计培养方案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及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强化技能培养与本科规格的衔接。通过“团队共用、人才共育...
黑龙江省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
1、贯通培养模式的核心机制一体设计培养方案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及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强化技能培养与本科规格的衔接。通过“团队共用、人才共育、课程共建、资源共享”机制,确保中高职阶段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与递进性。例如,高职阶段侧重基础技能训练,本科阶段深化专业理论与应用能力。
2、教育局贯通培养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中高职贯通、体育人才贯通、职继贯通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高职贯通培养:主要目标:为地方优势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新的人才支撑,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县域,建设特色县域中职学校,并提升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3、中高职贯通培养系统化人才培养项目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模式,整合中职、高职及企业资源,构建“基础 - 技能 - 实践”一体化培养体系。核心培养模式“3 + 2”中高职贯通:学生先进行3年中职学习,夯实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通过转段考核后进入高职学习2年,毕业获全日制大专文凭。
高职院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如何设置
1、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要一支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师队伍,要求全校师生比不低于1:18; 专业专任教师与本专业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不低于1:20,高职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50%,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本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50%以上。
2、全校师生比例18:1,专业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20:1的硬性标准对高职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未能满足此比例,导致教师扩招成为必然趋势。 博士专任教师比例要求达到15%,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这将是最大挑战。
3、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价值,不仅要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比如构建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也要从优化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结构的角度,更要从培养国家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集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较高的创新素质于一身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角度来理解。

4、具体措施:教育部将支持一批国家优质高职专科院校按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并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的规模。此外,还将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并按照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育人模式开展人才培养。
两部门发文,部署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
1、加强专业设置管理 支持专业梯次设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引导和支持本地职业本科学校等设置医养照护与管理职业本科专业,并作为贯通培养专业。同时,鼓励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高职专科专业毕业生报考。
2、教育部、卫健委联合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政策,强调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的建设,旨在培养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3、通知指出,要加强医养照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医护人员、养老护理员等。同时,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完善政策保障与监管机制:通知明确,要建立健全医养照护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同时,要加强行业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